黃河上游好“風光”——青海加快清潔能源發展見聞
金秋時節,在位于黃河上游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風力發電機葉片迎風飛轉,一塊塊蔚藍色的光伏板組成“光伏海洋”,來自大自然的風能和太陽能,被源源不斷轉化為綠色電能,通過電網送往千家萬戶。
9月底,國家能源集團青海電力有限公司海南基地共和縣100萬千瓦“牧光儲”項目四期20萬千瓦光伏項目并網發電,這是這家公司2023年第二個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的100萬千瓦光伏項目。
這個項目所在的光伏發電園區位于黃河上游龍羊峽庫區西岸的塔拉灘上,從四季不長草的荒灘到一座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的誕生,黃河見證了這片土地的“風光”之變。
“牧光儲”項目依托當地豐富的農牧資源,采用光伏板上發電,光伏板下種草、牧羊的方式,構建新能源開發與畜牧業協同發展的“牧光互補”新模式。
9月6日,在國家能源集團青海電力有限公司海南基地,“光伏羊”正在覓食。(受訪者供圖)
每年夏季,深藍色的光伏板下都會長出郁郁蔥蔥的青草,園區里的“光伏羊”啃食青草,奔跑追逐,成為當地引人矚目的風景。
“為了讓羊群能夠暢通無阻地吃草,我們通過研究將光伏組件的離地間隙設計為150厘米?!眹埽ü埠停┬履茉撮_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井國順介紹,電站維護時,檢修人員對光伏板進行沖洗,從而可以給光伏板下的土地補充水分,草地涵養水源能力提升,生態環境得到改善。目前,電站內“光伏羊”的數量達10000余只,“牧光互補”模式在創新中不斷發展。
青海境內黃河干流長1694千米,境內河長占黃河總河長的近三分之一。在國家電投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李家峽水電站,奔騰而下的黃河水所產生的“綠電”,為專為清潔能源外送而建設的“青豫直流”工程提供安全可靠的電力保障。
10月10日,李家峽水電站5號機組順利通過72小時試運行,正式投產發電。標志著李家峽水電站實現200萬千瓦全容量投產。
這是9月27日拍攝的李家峽水電站(無人機照片)。(受訪者供圖)
李家峽水電站位于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和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交界處的黃河干流上,電站單機容量40萬千瓦,規劃總裝機容量200萬千瓦。
國家電投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工程管理部主管薛寧介紹,5號機組作為“青豫直流”工程的重要調峰電源,主要配合光伏、風力發電間歇性電源運行,平抑風光發電出力變幅,將新能源發電轉換為安全穩定的優質電源,助力清潔能源外送。
“綠電”不僅通過特高壓外送通道點亮千里之外的萬家燈火,也為黃河源頭居民帶來了溫暖。在被譽為“黃河源頭第一縣”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黃河鄉果洛新村牧民葉吉的家中暖意融融。自從家中安裝了用電鍋爐供熱的地暖,葉吉就再也沒有為冬季取暖而發過愁。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黃河鄉果洛新村牧民正在家中安裝地暖。(受訪者供圖)
“以前,我們采暖主要靠煤炭、牛羊糞,采暖成本高,既不經濟也不環保?!比~吉說,2020年,葉吉和家人搬進新居,在當地政府和國家電網公司的幫助下安裝了地暖,從此他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瑪多縣,年平均氣溫達零下4攝氏度以下,每年的供暖期超過10個月,取暖是當地群眾的頭等大事。
自2017年起,國家電網青海省電力公司就在瑪多縣分片區、分鄉鎮陸續建成投運“煤改電”清潔取暖項目,當地群眾逐漸告別傳統取暖方式。今年9月,瑪多縣第四片區清潔取暖改擴建工程竣工投運,自此瑪多縣清潔取暖用電安全性和可靠性大幅提升。
近年來,位于黃河源頭的青海省持續開發利用“風”“光”“水”等資源,清潔能源已成為青海轉型發展、推進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的“金色名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青海省尖扎縣:“陽光收入”鼓起村民錢袋子
作為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來玉村在后續產業大力發展中,形成了民宿、旅游、光伏、采摘、服裝加工“五大產業”,其中,光伏產業成為村民年度分紅中重要部分。[詳細] -
“水光互補”釋放黃河上游綠色能源優勢
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塔拉灘,遼闊的原野上是一望無際的“藍色海洋”,一排排光伏板正源源不斷地吸收著太陽能;幾十公里外,峽谷兩岸層巖嶙峋,巨大的水流奔涌而下,這里坐落著黃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級電站——龍羊峽水電...[詳細] -
青海清潔能源裝機規模突破4000萬千瓦居中國首位
日前青海省能源局發布《青海省清潔能源發展報告2022》,顯示青海省清潔能源裝機規模突破4000萬千瓦,居中國首位。[詳細]